【传奇谋士程济:一位用奇术守护落难皇帝的忠臣】深圳配资
在明朝初年的安徽绩溪,有位名叫程济的奇人。他不仅是洪武年间的进士,担任过翰林院编修这样的清要职位,更令人称奇的是,他精通各种神秘术数,常常能预知未来。这位看似普通的文官,后来却成为改变历史走向的重要人物。
当程济在四川岳池担任教谕时,正值明太祖朱元璋驾崩、建文帝继位之际。他冒着杀头的风险上书预警:某月某日西北将有兵变。满朝文武都把这当作疯言疯语,甚至有人建议立即处死这个危言耸听的小官。被押解回京的程济在殿上高声疾呼:陛下何不暂留臣命?若届时无事,再杀不迟!这番掷地有声的辩解深圳配资,让建文帝将信将疑地将他关入大牢。
展开剩余62%历史证明了程济的远见——燕王朱棣果然如期起兵。建文帝这才意识到程济的非凡之处,立即释放他并官复原职,还让他随军参谋。在徐州之战大胜后,将领们兴奋地立碑记功,唯独程济深夜独自来到碑前,神秘地做了些手脚。后来朱棣攻占徐州时,原本要按碑文名单诛杀所有功臣,却因程济事先破坏,使自己的名字恰好被锤碎而幸免于难。
程济与同乡高翔的对比尤为动人。高翔坚持读书人不信这些,立志做忠臣;程济则认为术数是应变之学。当南京城破时,高翔选择壮烈殉国,程济却冒险入宫,协助建文帝剃度出逃。他打开朱元璋留下的密匣,里面竟早有安排:度牒、僧衣、逃生路线一应俱全。在神乐观道士王升的接应下,君臣三十余人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。
流亡途中,程济多次用奇术化险为夷。有次他重病垂危,建文帝含泪亲自煮粥照料。程济笑言:陛下尚在,臣岂敢先死?这感人的一幕,展现了超越君臣的深厚情谊。他们最终在云南西平侯沐晟处落脚,沐晟去世后又隐居大理。直到朱棣父子相继去世,两人才敢云游四方。
晚年时,思乡心切的建文帝在程济支持下,向云南官员表明身份。经过层层核实,这位流亡四十年的皇帝终于被迎回京城,以太上老佛的身份安度晚年,享寿八十九岁。而始终陪伴左右的程济,在建文帝入宫后悄然离去,只留下向北方的深深一拜:臣职尽矣!
程济最后焚毁居所,消失于历史长河。他撰写的《从亡随笔》虽真伪难辨,却为这段传奇留下珍贵注脚。这位集谋士、术士、忠臣于一身的传奇人物,用智慧与忠诚,在明初风云变幻的历史中,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君臣佳话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平台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